[1] |
施梳苏.
RHIC-STAR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可鉴别粒子的集体流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20, 37(3): 1-6.
doi: 10.11804/NuclPhysRev.37.2019CNPC72
|
[2] |
马国亮.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输运模型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7, 34(3): 370-373.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370
|
[3] |
杨瑞霞, 徐明明, 马田丽, 张智, 石瑞, 张东海.
几百兆电子伏特/核子能区原子核诱发乳胶核反应靶核蒸发碎片前后发射研究(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6, 33(3): 274-28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3.03.274
|
[4] |
林炜平, 刘星泉, 黄美容, 张苏雅拉吐, 陈志强, 王建松, 韩瑞, 刘建立, 任培培, 石福栋, Roy Wada.
反对称分子动力学模型中的冻结概念(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 32(2): 170-174.
doi: 10.11804/NuclPhysRev.32.02.170
|
[5] |
孙志攀, 高春媛.
UrQMD模型中对质心能量7.7~62.4 GeV下正反粒子椭圆流的差异研究(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 32(3): 267-273.
doi: 10.11804/NuclPhysRev.32.03.267
|
[6] |
李祝霞.
对称能密度依赖的输运理论模型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 31(3): 285-29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3.285
|
[7] |
李杉, 颜廷志.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集体流标度性质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 31(2): 135-141.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2.135
|
[8] |
李庆峰, 王永佳, 郭琛琛, 李祝霞.
低SIS 能区重离子碰撞过程的系统性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 31(3): 291-305.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3.291
|
[9] |
普洁, 乔庆鹏, 魏慧玲, 王闪闪, 马春旺, 张同林.
利用同质异位素产额比提取对称能的近似方法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2, 29(2): 129-132.
doi: 10.11804/NuclPhysRev.29.02.129
|
[10] |
张英逊, 卢晓华, 赵凯, 李祝霞, P.Danielewicz, M.B.Tsang.
利用重离子碰撞确定对称能的密度依赖形式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1, 28(4): 377-395.
doi: 10.11804/NuclPhysRev.28.04.377
|
[11] |
李庆峰, 李祝霞, M. Bleicher, H. Stoecker.
大入射能量范围内重离子输运过程的动力学性质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1, 28(2): 142-156.
doi: 10.11804/NuclPhysRev.28.02.142
|
[12] |
姜焕清.
CSR能区重离子反应中的介子产生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2, 19(3): 301-305.
doi: 10.11804/NuclPhysRev.19.03.301
|
[13] |
魏志勇, 李祖玉, 诸永泰, 周瑾.
中能核反应中的集体流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2, 19(4): 380-386.
doi: 10.11804/NuclPhysRev.19.04.380
|
[14] |
张庆祥, 侯明东, 甄红楼, 刘杰.
用12C离子模拟质子引起的单粒子效应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1, 18(3): 169-173.
doi: 10.11804/NuclPhysRev.18.03.169
|
[15] |
文万信, 靳根明, 王素芳.
HIRFL能区与CSR能区高能γ实验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9, 16(4): 237-242.
doi: 10.11804/NuclPhysRev.16.04.237
|
[16] |
贺智勇.
中能区核物质集体流的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5, 12(1): 26-28.
doi: 10.11804/NuclPhysRev.12.01.026
|
[17] |
邬恩九.
在SIS/ESR上用FOPI装置研究重离子反应的中心碰撞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4, 11(3): 1-16.
doi: 10.11804/NuclPhysRev.11.03.001
|
[18] |
诸永泰.
中能重离子核反应和极端条件下原子核性质的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2, 9(3): 37-42.
doi: 10.11804/NuclPhysRev.09.03.037
|
[19] |
戴光曦.
过渡能区重离子裂变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89, 6(3): 1-5.
doi: 10.11804/NuclPhysRev.06.03.001
|
[20] |
M.Lefort, 王炳.
费米能区重离子核碰撞的展望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87, 4(2): 22-27.
doi: 10.11804/NuclPhysRev.04.0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