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Sort By:
Relevance
Published
Display per page:
10
20
30
50
中高能重离子实验物理
沈文庆
1989, 6(1): 9-15. doi: 10.11804/NuclPhysRev.06.01.009  Published:1989-03-20
核——核碰撞实验的发展和前沿二十多年的核——核碰撞实验的发展,已形成了低能、中能、高能配套的加速器和相应的实验技术,研究能区的跨度从几个Mev/A 到几十个GeV/A,使重离子物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什么是这门学科研究的前沿呢?由于目前重离子物理研究的分支很多,已经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了。W.Greiner 在1987年的“重离子物理前沿”国际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提出5个方面作为重离子物理的前沿,可以作为参考:1)强电场下的物理现象,即在重离子碰撞过程中在电荷真空中产生的过临界电场引的物理现象。
兰州重离子研究设备(HIRFL)将重点发展的重离子核物理研究和实验区建设的进展
沈文庆
1988, 5(1): 6-11. doi: 10.11804/NuclPhysRev.05.01.006  Published:1988-03-20
HIRFL 出束后可提供三个能区为重离子物理研究使用(图1)。Ⅰ_0区由SFC 注入器供束,主要进行库仑位垒附近的核反应,原子物理及应用研究;Ⅰ区由SFC 和SSC 联合运行不加剥裂器,主要进行低能重离子物理及应用研究,Ⅱ区由SFC 和SSC 联合运行且加入剥裂器,可进行中能核碰撞研究。装上ECR源后,HIRFL 最高能量大体和图1上GANIL.
重离子碰撞中核子交换过程中的壳效应和质量耗散过程
刘建业, 李君清, 乔卫民, 陈培均, 沈文庆, 谭南虹
1988, 5(1): 12-13. doi: 10.11804/NuclPhysRev.05.01.012  Published:1988-03-20
利用带有窗摩擦和墙摩擦以及动力学形变过程的耗散动力学方法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的质量、电荷和能量的平均值及其相互作用时间。按照核子交换模型考虑由于核子交换过程而造成初末态Q 值的差对于原子核碰撞系统内部激发能的贡献,从而计算各种不同质量组合及不同激发能之间的跃迁几 .......
84 MeV/核子的12C 引起的中能重离子反应的研究
K.D.Hildenbrand, 沈文庆
1984, 1(1): 6-10.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1.006  Published:1984-03-15
一、开展中能重离子反应研究的意义对轰击能量较低的重离子反应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此时质心系轰击能E_(cm)超过库仑位垒V_B 约3~5MeV/核子,在核接触时的相对速度V_(Rel)(?)3cm/ns,反应时间τ大于3×10~(-22)s/fm。核中核子的费米速度约为8cm/ns,相当于τ_F为10~(-22)s/fm,因此时τ(?)τ_F。大量实验表明此时主要发生二体反应,过程是绝热的。通过相互作用,能量、角动量、N/Z 自由度及质量逐步发生弛豫。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投入实验
沈文庆
1990, 7(2): 1-6. doi: 10.11804/NuclPhysRev.07.02.001  Published:1990-06-20
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个大型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于1988年12月12日联调成功,第一次引出50MeV/A 的~(12)C~(+6)离子束。随即在1989年和该装置配套的8个实验终端及公用实验设施在实验大厅及测试室就位,部份实验终端还利用加速器束流进行了在线调试。从1988年底至今还进行了5个方面的实验课题的实验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的实验结果。
核-核碰撞研究
沈文庆
1989, 6(2): 1-8. doi: 10.11804/NuclPhysRev.06.02.001  Published:1989-06-20
本文以从低能到相对论性重离子束进行的核-核碰撞为主线索,主要介绍重离子在核物理研究中的进展,也涉及到一些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依次介绍下述专题:核结构研究;热的核的性质;核反应动力学;夸克禁闭的释放,其它论题。
中能重离子碰撞研究的进展——日法重离子碰撞会议简介
沈文庆
1988, 5(2): 1-8. doi: 10.11804/NuclPhysRev.05.02.001  Published:1988-06-20
法国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国立研究所(IN2P3)和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将每隔二年进行一次有关核物理的国际会议,由日本和法国有关核物理研究的人员参加,也少量邀请其它国家的代表参加。第一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日本下田举行,主要讨论重离子碰撞。
用奇异核束流进行反应总截面测量及意义
冯军, 沈文庆, 王柄
1988, 5(3): 14-16. doi: 10.11804/NuclPhysRev.05.03.014  Published:1988-09-20
反应总截面是表征核反应和原子核特征的一个很重要的量,从中可以提取核的大小、形变和核内中子分布、质子分布等许多反映原子核整体特性的有用信息。本文综述了用奇异核束流进行的反应总截面测量及其意义。
一种可能的重离子核反应机制—非完全深部非弹性碰撞
诸永泰, 沈文庆, 胡晓庆, 谢元详, 冯恩普, 李松林, 詹文龙, 张震, 张玉虎, 祝翔, 王柄
1988, 5(2): 16-19. doi: 10.11804/NuclPhysRev.05.02.016  Published:1988-06-20
深部非弹性碰撞和非完全深部非弹性碰撞重离子深部非弹性碰撞是七十年代发现的一种介于直接相互作用和形成复合核之间的核反应机制。在核反应过程中弹核(?)靶核组合系统的各种宏观自由度经历着由强的非...
GANIL的三个主要实验装置介绍
祝翔, 王柄, 沈文庆
1987, 4(3): 54-57. doi: 10.11804/NuclPhysRev.04.03.054  Published:1987-09-20
法国GANIL 加速器于1983年1月开始进行物理实验,其能量范围为20—100MeV/u,柬流强度范围为1.5×10~(12)粒子/秒(94MeV/u~(16)O)到2×10~9粒子/秒(23MeV/u~(100)Mo)。加速器提供了相当好的束流品质,束流能量分辨好于10~(-3),水平发散度和垂直发散度小于5π毫米毫弧度[1]。由于GANIL 是国际上较早达到中能区的重离子加速器,并且具有相当强的束流强度,所以它的实验装置和物理工作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图1是GANIL 的实验区,本文主要介绍它的三个主要装置.
  • First
  • Prev
  • 1
  • 2
  • Last
  • Total:2
  • To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