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旭光.
强磁场与涡旋场中的夸克胶子物质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20, 37(3): 1-12.
doi: 10.11804/NuclPhysRev.37.2019CNPC29
|
[2] |
施梳苏.
RHIC-STAR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可鉴别粒子的集体流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20, 37(3): 1-6.
doi: 10.11804/NuclPhysRev.37.2019CNPC72
|
[3] |
李秀君, 司凡, 付泽邦, 张一飞.
Au+Au重离子碰撞中5~200 GeV碰撞能量下的温度涨落与比热(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9, 36(4): 395-399.
doi: 10.11804/NuclPhysRev.36.04.395
|
[4] |
赵杰, 涂周顿明, 王福强.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手征磁效应寻找的现状(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8, 35(3): 225-242.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3.225
|
[5] |
余功明 杨海涛 李云德.
色玻璃凝聚近似下极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双轻子和光子产生(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6, 33(1): 25-29.
doi: 10.11804/NuclPhysRev.33.01.025
|
[6] |
吴强华, 张英逊, 肖志刚, 王仁仲, 张嫣, 李祝霞, 王宁.
并合不变中子质子产额比值角分布各向异性与对称能关系的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6, 33(3): 251-257.
doi: 10.11804/NuclPhysRev.33.03.251
|
[7] |
蔡燕兵, 李云德.
极端相对论能量的质子质子碰撞中的Ks0和Λ产生(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6, 33(3): 281-285.
doi: 10.11804/NuclPhysRev.33.03.281
|
[8] |
杨瑞霞, 徐明明, 马田丽, 张智, 石瑞, 张东海.
几百兆电子伏特/核子能区原子核诱发乳胶核反应靶核蒸发碎片前后发射研究(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6, 33(3): 274-28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3.03.274
|
[9] |
安荣, 晏世伟, 蒋翔.
中能Ca+Ca反应中的对称能效应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 32(3): 259-266.
doi: 10.11804/NuclPhysRev.32.03.259
|
[10] |
蔡燕兵, 余功明, 李云德.
pp和PbPb碰撞中大横动量K和π的光生过程(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 31(1): 14-18.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1.014
|
[11] |
李杉, 颜廷志.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集体流标度性质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 31(2): 135-141.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2.135
|
[12] |
张东海, 陈艳玲, 王国蓉, 李王东, 王青, 姚继杰, 周建国, 李蓉, 李俊生, 李惠玲.
中高能重离子诱发乳胶核反应慢粒子产生(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 31(2): 126-134.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2.126
|
[13] |
张英逊, 李祝霞, 周承双, 曾敏儿.
同位旋依赖的碎块判断方法对重离子碰撞观测量的影响(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3, 30(3): 324-33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0.03.324
|
[14] |
苏军, 张丰收.
重离子碰撞中的核温度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3, 30(3): 352-358.
doi: 10.11804/NuclPhysRev.30.03.352
|
[15] |
张英逊, 卢晓华, 赵凯, 李祝霞, P.Danielewicz, M.B.Tsang.
利用重离子碰撞确定对称能的密度依赖形式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1, 28(4): 377-395.
doi: 10.11804/NuclPhysRev.28.04.377
|
[16] |
庄鹏飞.
核物质中的π,K,ρ和η物理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2, 19(3): 306-315.
doi: 10.11804/NuclPhysRev.19.03.306
|
[17] |
刘建业, 郭文军, 杨艳芳, 左维, 李希国, 赵强.
动量相关作用在原子核阻止作为探针中的重要性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1, 18(4): 276-281.
doi: 10.11804/NuclPhysRev.18.04.276
|
[18] |
刘建业, 陈波, 赵强, 张丰收, 王顺金, 左维.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效应的灵敏探针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9, 16(3): 165-168.
doi: 10.11804/NuclPhysRev.16.03.165
|
[19] |
刘建业, 刘航, 王顺金, 陈波, 左维, 李希国.
重离子碰撞的两体关联输运理论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8, 15(4): 249-257.
doi: 10.11804/NuclPhysRev.15.04.249
|
[20] |
张焕乔, 程业浩, 赵葵, 袁坚, 陈泉.
HI-13串列加速器上的核反应研究及进展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4, 11(2): 17-21.
doi: 10.11804/NuclPhysRev.11.0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