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丛, 黄科京, 吕双宝, 徐国恒, 程宏伟, 刘杰, 姚会军, 孙友梅, 徐丽君, 段敬来.
利用重离子径迹模版法制备出的钯纳米线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现象研究(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8, 35(3): 313-32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3.313
|
[2] |
白若玉, 范平, 夏海鸿, 袁大庆, 孔淑妍, 张乔丽, 马海亮, 左翼, 温阿利, 朱升云.
Ni离子辐照国产ZIRLO合金的辐照性能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7, 34(3): 630-635.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630
|
[3] |
范嘉琪, 杨义涛, 丁兆楠, 李彩胜, 张崇宏, 徐玉平, 罗广南.
两种国产低活化的铁素体/马氏体钢的He离子辐照硬化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7, 34(2): 219-225.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2.219
|
[4] |
白尔隽 郑志鹏 高德喜 孙慧斌 赵海歌 孙志嘉 米家蓉 谢天敏 李学洋.
高纯锗探测器的广泛应用和自主研制进展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6, 33(1): 52-56.
doi: 10.11804/NuclPhysRev.33.01.052
|
[5] |
张恒庆, 张崇宏, 宋银, 杨义涛, 孟彦成, 张丽卿, 缑洁, Jinsung Jang, Akihiko Kimura.
载能离子辐照的ODS铁素体钢硬化效应的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 32(1): 95-99.
doi: 10.11804/NuclPhysRev.32.01.095
|
[6] |
周小东.
Ti+离子注入结合热退火法制备TiO2纳米薄膜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 32(2): 242-248.
doi: 10.11804/NuclPhysRev.32.02.242
|
[7] |
彭士香, 张景丰, 徐源, 任海涛, 颜莎, 张艾霖, 张滔, 赵捷, 郭之虞, 陈佳洱.
低能强流离子注入丁腈橡胶的表面改性(英文)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 32(S1): 47-51.
doi: 10.11804/NuclPhysRev.32.S1.47
|
[8] |
庞立龙, 王志光, 姚存峰, 崔明焕, 孙建荣, 申铁龙, 魏孔芳, 朱亚滨, 盛彦斌, 李远飞, 李锦钰.
250 keV He+ 离子注入钽酸锂改性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3, 30(1): 67-71.
doi: 10.11804/NuclPhysRev.30.01.067
|
[9] |
杨义涛, 张崇宏, #, 周丽宏, 李炳生, 张丽卿.
He离子注入的尖晶石中Au纳米颗粒的合成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9, 26(1): 55-58.
doi: 10.11804/NuclPhysRev.26.01.055
|
[10] |
李炳生, 张崇宏, #, 杨义涛, 周丽宏.
He注入单晶Si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8, 25(2): 144-147.
doi: 10.11804/NuclPhysRev.25.02.144
|
[11] |
梁昌慧, 张小安, 肖国青.
高电荷态离子129Xe28+与Au和Mo表面作用产生的X射线谱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7, 24(3): 214-217.
doi: 10.11804/NuclPhysRev.24.03.214
|
[12] |
金年庆, 胡永金, 赵江, 曾祥华.
氦原子注入缺陷性纳米碳管的机理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5, 22(4): 419-421.
doi: 10.11804/NuclPhysRev.22.04.419
|
[13] |
刘昌龙.
He离子注入单晶Si纳米气泡形成生长及其应用探讨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4, 21(3): 231-237.
doi: 10.11804/NuclPhysRev.21.03.231
|
[14] |
张小安, 肖国青, 王武生, 毛瑞士.
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
.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2, 19(3): 342-346.
doi: 10.11804/NuclPhysRev.19.03.342
|
[15] |
丁晓纪, 林文廉, 张荟星, 张孝吉, 周凤生, 李强, 桑吉梅, 徐骏, 袁晓珉.
MEVVA源离子注入金属表面优化应用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7, 14(3): 170-172.
doi: 10.11804/NuclPhysRev.14.03.170
|
[16] |
赵渭江, 王宇钢, 颜莎, 薛建明, 康一秀, 虞福春.
高剂量与高能量离了注入研究进展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6, 13(2): 47-49.
doi: 10.11804/NuclPhysRev.13.02.047
|
[17] |
潘广炎, 杨锋, 李大万, 刘占稳, 张文, 徐谦, 刘惠萍, 赵孟春.
高电荷态离子N6+、O5+、Ne4+与He原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实验研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3, 10(3): 56-60.
doi: 10.11804/NuclPhysRev.10.03.056
|
[18] |
宋志敏, 江兴流.
高功率脉冲离子注入金属表面改性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3, 10(4): 47-49.
doi: 10.11804/NuclPhysRev.10.04.047
|
[19] |
Shuk Y.Tong, 朱维和.
表面结构探究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85, 2(2): 26-29.
doi: 10.11804/NuclPhysRev.02.02.026
|
[20] |
J.Demuth, P.Avouris, 邵明珠, 罗诗裕.
表面谱学
.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84, 1(4): 21-28.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4.021
|